商水县人民法院
姚集人民法庭庭长 郑凯
践行“如我在诉” 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
屈指算来,我已在商水法院工作了整整二十个年头!二十年峥嵘岁月,弹指一挥间。我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我钟爱的司法事业。二十年来,我与全院同志一道,在院党组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庭室的大力支持下,始终扎根基层,克服困难,恪尽职守,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姚集法庭全体干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发展均衡、进步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院党组正确、坚强、有力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庭干警加班加点、努力拼搏的结果。
我实在没有什么先进经验可谈。站在这里,我诚惶诚恐,因为在座的许多法官都是我的老师与前辈,像李裕、王海水、史军霞、魏振奎、张天立、訾连国等同志,他们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一线审判经验和高超的裁判水平,他们是我们商水法院的中流砥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此,我只谈谈个人对法院工作的一些粗浅感悟,以抛砖引玉,与同志们共勉。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基层法院的一名普通干警,要想干好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认真贯彻落实“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指导方针,胸怀强烈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公正意识,公正高效地行使审判权,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让院党组宽心。
第二,必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艰苦奋斗精神,埋头苦干,拼命硬干,攻坚克难,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坚决做到“为民、务实、清廉、高效”。要永远忠于宪法和法律,依法履行法官职责,恪守法官职业道德,坚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清正廉明、秉公办案。
第三,必须坚持学习,不断提高法学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提升职业道德水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牢固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培育新型司法精神,持续学习新知识、参考新类型案例、钻研新业务,增强能动司法能力与水平,全面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第四,必须将“如我在诉”的理念贯穿于民事审判全过程。“如我在诉”重在强调法院工作人员要换位思考,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体察其诉求和心境。例如在财产类纠纷案件中,秉持这一理念,能够理解经济纠纷和矛盾背后的实际情况,妥善告知不履行支付义务可能带来的执行后果和损失,从而促进调解,实现案件在一审阶段有效化解。在离婚类纠纷中,秉持“如我在诉”,洞察当事人情感纠葛与财产争议的本质诉求,读懂双方的真实想法,才能从根本上弥合分歧、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而非停留于简单的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电视剧《正当防卫》中有一句让我深感触动的台词:“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我院每个员额法官每年办理数百起案件,但有些当事人可能一生只走进法院一次,而这唯一的一次诉讼,很可能就决定了他对法院和法院工作人员的最终印象。因此,我们要真正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让其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从而增强对司法程序的认同与信任,提高对裁判结果的接受度,有效减少上诉、申诉情况。
第五,必须加大调解力度。对具备调解、和解基础的案件,要耐心、细致地开展调解工作,力争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减轻当事人诉累。特别是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类案件,修复社会关系尤为重要。裁判文书作出后,还应做好判后答疑工作,面对不理解或有情绪的当事人,要耐心解释、消除误解,努力促进服判息诉。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法院干警,必须时刻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要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只争朝夕,努力工作,不断创造无愧于“人民法官”这一光荣称号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