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身边的榜样 | 如我在执:在法与情的交汇处践行初心

发布时间:2025-07-15 16:55:50


编者按:

    丘生路,源于传说中的法学鼻祖曹丘生,这条路,承载着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和追求。

    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丘生路68号,商水县人民法院,有这样一群追光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永不停歇。他们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审判执行事业,择一事而终一生,无怨无悔。

   在商水法院2025年1-6月份审判执行质效讲评会上,执行局速执三团队团队长高艳平、综合审判庭书记员李佳音、民事审判一庭书记员王梓菡、审判管理办公室书记员王泽、执行局普执三团队书记员张景炎、刑事审判庭书记员梁文豪作先进经验介绍。

    本期《身边的榜样》,让我们一起走近高艳平----

    商水县人民法院
    速执三团队团队长  高艳平

如我在执:在法与情的交汇处践行初心

    我叫高艳平,自2006年来到执行庭,办理执行案件这些年,最深刻的感悟莫过于:执行工作从来不是冰冷的法条适用,而是一场用司法温度丈量民心的修行,是“司法为民”这四个字在每一个具体案件中的生动实践。

    执行工作中,“难”是常态。有当事人不理解,觉得“判决了就该立刻拿到钱”;也有当事人不配合,用各种手段规避执行。但越是难,越要守住“司法为民”的初心。有人问,执行工作这么难,是什么支撑着我们?我想,是申请执行人拿到执行款时眼里的光,是被执行人解开心结后的释然,是群众说“法院是咱老百姓的靠山”时的信任。这些瞬间,如点点星火,照亮了执行之路,也让“司法为民”这四个字,在我心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厚重。

    多年的执行工作,我有几点具体的感悟,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是团队协作主动化

    团队成员凝聚一心,建立主动响应机制。凡涉及本团队的执行事务,无论何时,无需等待团队长主动安排,各成员会第一时间主动介入、积极处理,以高效协同保障执行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前期沟通策略化

    接到执行案件后,先通过网络查询被执行人情况,看他名下有无其他关联案件。及时与被执行人沟通,告知其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比如限制高消费、失信后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影响贷款等,如果拒不执行,构成拒执罪的话,将来还可能会对子女的上学、参军、就业等造成影响。

    三是找人渠道多元化

    在执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找不到被执行人的难题,造成无法送达手续,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采取多种办法查找被执行人,比如前往被执行人所在的村委会或居委会,借助村干部的力量,或通过被执行人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亲属关系,最后通过联动机制,移交公安机关等,多渠道查找被执行人。

    四是执行和解灵活化

    执行过程中,若双方当事人有和解意向,优先推动“执行完毕”和解方案。可以从申请执行人处入手,引导其适当放弃部分诉求。这时被执行人因为履行成本降低,会更主动地去筹措资金,实现双方都相对满意的执行结果。

    五是强制措施高效化

    不论周末还是节假日,甚至春节期间,也不论远近,只要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位置信息,我们立即向领导汇报,做到快速响应,避免延误时机。

    这些实操要点,是我多年执行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大家可以在实践里灵活调整以及运用,共同把执行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效。我有说的不到位、不恰当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思羽    

文章出处:商水县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