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身边的榜样 | 张浩:以担当践行初心使命,用实干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12-11 08:49:05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商水县人民法院派驻巴村镇双娄田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张浩,以百姓心为心,舍“小家”顾“大家”,通过扎根基层、真帮实扶、苦干实干,用真情温暖民心,用实干践行初心,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张浩,1991年12月出生,商水县黄寨镇人,2011年考入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11月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三个月新兵训练期,张浩获得新兵嘉奖。2013年4月被分配到71988部队尖刀四连,先后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学员、优秀驾驶员、先进个人,获嘉奖。2016年退出现役,复学,2018年7月毕业,被评为信阳师范大学优秀大学生。2019年5月进入商水法院工作至今,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2022年6月,按照院党组安排,到双娄田行政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一朝入军营,一生是军人。即使脱下军装,军人本色永不变,忠诚与担当永不变。商水法院派驻巴村镇双娄田村驻村工作队虽然只有驻村第一书记朱学成和队员张浩两个人,然而由于他们都是退伍军人,吃苦耐劳,踏实能干,切实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支工作队深受群众好评。

    立足本职,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2023年11月29日上午,巴村镇双娄田村室,监测户老田不由分说把一袋自家种的红薯送给张浩,还拉着张浩的手,细数他们为村民做的好事实事。一袋红薯是一份肯定,是一份信任,是村民以当地最真诚、最淳朴的方式对张浩驻村帮扶工作表示感谢。

    自驻村以来,张浩迅速融入角色、进入状态,深入田间地头,用情用心了解群众的心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老田一家五口全部为重度残疾,是当地出了名的特困户,一年的经济收入只有政策补贴的几千元。疾病缠身,缺劳动力、缺发资金,以种地为生的老田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

驻村工作队到双娄田后,通过村里介绍和实地走访,详细了解了老田的家庭状况。根据之前老田掌握养羊技术和羊肉行情好等实际情况,张浩为他量身定制了“调整结构,控制数量,少养精养”的12字养羊计划。张浩不但为老田申请扶贫贷款,还积极联系乡里养殖合作社的技术人员,为老田养羊提供免费防疫、技术指导等一系列扶持措施;和养殖专业户联系,为老田争取到了母羊价格上的优惠,还回收羔羊、提供专用饲料。有了产业指导员、养殖专业户的产业帮扶,无疑给老田吃上一颗定心丸。老田现在已有23只羊,养羊的劲头更大了。

    针对老田三个子女在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以及入学难等问题,张浩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为老田三个子女入学解决救助资金3000元,还为他们捐款1000元,解决了三个孩子的校服费和其他费用。

    张浩、朱学成和双娄田村支书田付齐每周至少去老田家走访一次。他们帮老田办理了特惠贷,申请低保等措施,为老田安装了扶贫空调,落实了电费减免政策,免费装上了自来水。秋收时节,张浩和朱学成给老田帮忙打玉米;天冷了,给老田一家送去被子和棉衣。

    如今,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产业指导员的帮扶支持下,老田从一个对生活没有信心的贫困户,变成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充满感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脱贫户,重新树立了勤劳致富、发展产业脱贫的信心。

    不忘初心,扎实推进驻村帮扶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张浩深知,驻村工作队是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密切的一支队伍,驻村是来为百姓办实事的。围绕“一宣六帮”驻村工作职责,认真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时刻将涉及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群众对政策是否知晓、是否实现稳岗就业、住院是否报销、贫困儿童、孤儿的学习和成长等等都是他关注的重点。普法宣传常态化,根据需要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校是开展法治教育的主阵地,2023年2月,张浩、朱学成被巴村一小聘为普法宣传员。

    作为组织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员,除了村内的工作,张浩还发挥大学所学专业特长,积极参与村镇规划、撂荒土地整治及综合治理工作。双娄田村一群众因为儿子结婚想占用耕地修新房,又不想拆除旧房,村干部走访了好几次都被撵了出来。面对这样的“硬骨头”,张浩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深入群众家中宣讲国家政策,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好在儿子、儿媳是明事理的人,当天就做通了老人家的思想工作,承诺不再占用耕地修房子。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为丰富双娄田行政村群众文化生活,2023年7月6日至8日,商水法院特邀请郑州冯桥豫剧团到双娄田村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此次活动每天3场演出,共演出6部豫剧传统剧目,为乡亲们奉上精彩的“文化盛宴”,赢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张浩和朱学成忙前忙后,还特意为听戏的群众准备了防暑绿豆汤和爱心药箱。

    支书田付齐说,双娄田原来是软弱涣散村,自从开展村居治理和法院派驻工作队后,双娄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级部署和要求的各项工作都能顺利推进。工作队坚守五天四夜工作制度,通过实质性帮扶,把党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好,现在群众越来越相信驻村工作队了。

    真干实干,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尺

    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张浩坚持将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他坚持全体农户普遍访、重点农户常态访、特殊农户经常访,通过群众会、院落会,常态化的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走访,与群众打成一片,全面掌握全村基本情况。

    今年74岁的独居老人杜大爷精神矍铄,满面笑容。老人的家中干净整洁,让人觉得空气都格外清新。

    杜大爷患有支气管哮喘等多种疾病,因病致家中出现返贫致贫风险,属于突发严重困难户,享受国家兜底保障1个低保政策,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国家兜底保障政府补贴。老人住的是100平米左右的瓦房,家具和生产用具基本齐全,家里装上了自来水,安装了扶贫空调,用电享受补贴,看病有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医疗费医保报销。

    年纪不饶人,加上身体有病,杜大爷不能干重活,一干就喘。可他是闲不住的人,总想找点事干。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商议后,为老人安排了公益岗位,每月有600元的固定收入。村里有小活儿也都让杜大爷干,累不住,他也能挣点钱补贴家用。为方便老人出行,还进行入户路改造,将老人院墙西面的小路修成水泥路,直到老人家门口。怕老人孤单,不忙时张浩和朱学成邀请老人去村室,陪他说说话,留老人吃饭。逢年过节院党组去看望驻村工作队带的慰问品,也都给了老人和其他监测户。老人看病后,张浩会及时走访,并和县医保局沟通,随时关注医保报销情况。

    提起现在的生活,杜大爷幸福地说,现在党的政策好透了,自己知足了。

    驻村一年多来,张浩严格按照驻村工作要求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工作上的真心、决心和耐心,与群众同心同行,为群众谋取福利,帮群众摆脱困难,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代乐章,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司法力量。

责任编辑:李思羽    

文章出处:商水县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